4.15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桑黃主治“癥瘕積聚”。癥瘕積聚是中醫的病癥名稱,專業用詞比較生僻,表示什么意思呢?
中醫認為,積聚是由體虛外邪、情志憂思抑郁、飲食內傷,或其它慢性疾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的正氣虧虛,臟腑失和,氣滯、血瘀、痰濁蘊結,臨床病癥表現為腹內結塊,或痛或脹。
簡單的說,積是有形病邪,結塊固定不移,痛在定處,病在血虧,為臟病。聚是無形病邪,包塊聚散無常,痛無定處(游動),病在氣虧,為腑病。因積聚兩者病因相同,病機相關,常并稱為積聚。
癥就是積,血瘀為癥;瘕就是聚,氣聚為瘕。
如腫瘤、肝脾腫大、增生型結腸炎等疾病,歸屬為癥積,有形,痛在腫塊。固定不移。
如胃腸功能條亂、幽門梗阻、不完全性腸梗阻等疾病歸屬為瘕聚,無形(氣),痛無定處,游移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