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沒有專職的藥理學家,研究中藥的是道家的道醫,著名的有葛洪、陶弘景、張仲景等。民間有“十道九醫”之說。豆腐也是西漢淮南王劉安請八位道士在淮南八公山煉丹造藥的發明成果。
道教不僅崇尚自然、向往深山,而且主張天人合一,重人貴生,濟世渡人,重視人的生命。葛洪《抱林子》說:“天地之大德日生”,“百病不愈,安得長生?”。《太平經》說,天地之間,“壽為最善”,生命長久存在本身就是最高的善,與生命存在相比,富貴功名都算不得什么。
成書于唐代的《道藏》是道家的經典,道醫們在數千種中藥中篩選出“九大中華仙草”記載于《道藏》:“鐵皮石斛、天山雪蓮、三兩重人參、百二十年首烏、花甲之茯苓、深山靈芝、海底珍珠、冬蟲夏草、蓯蓉”。需要注意的是道家明確是“深山靈芝”,不是靈芝。也就是說,只有深山靈芝才叫仙草,不是所有的靈芝都是仙草。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不同的地理、氣候、溫度、濕度、生態條件,靈芝的功效是不一樣的。在古代,深山一般是高海拔的原始森林。
兩千年前,南朝梁代著名道醫陶弘景《名醫別錄》記載:“赤芝生霍山”。霍山就是現在的皖西大別山區,范圍為今六安霍山縣和金寨縣所轄部分山區,也是“西山藥庫”的核心產地(清代沒有金寨縣,民國時設立煌縣,屬地大部分從霍山縣分割而建)。
霍山靈芝之所以古今聞名,醫家推崇,是因為霍山處于地理經緯度31°23′34″N,116°19′57″E,有專家考證,這是神秘的地帶,海拔高,又處于大別山的陰面,白晝溫差懸殊,生長期比其它山區長一個多月,比平原長兩個多月,可謂集天地日月之精華。
霍山靈芝之所以出名,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大別山森林里擁有大量的原生態櫟樹,當地人稱為黃櫟樹。因為在腐朽的多年生櫟樹上長出的靈芝被醫家公認為上上品,也就是說,功效最好。所以,就人工栽培來說,不同的樹種椴木,靈芝的功效是不一樣的。
綜上所述,對于靈芝來說,不同的產地,不同的功效;不同的生態山區,不同的功效;不同的樹種,不同的功效;不同的靈芝品種,不同的功效;不同的種植方法,不同的功效。
所以中醫講究正宗道地藥材。不是所有的靈芝都稱為仙草,只有深山靈芝才叫仙草,只有霍山靈芝才是傳承兩千年不變的道地仙草—深山靈芝。